首页 > 快讯  >  正文
《机遇之城2023》深圳排名第三 “技术与创新”“宜商环境”均排名第一 每日观点
2023-03-31 20:33:59 来源:深圳特区报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3月25日讯(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3月24日,记者从普华永道获悉,深圳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机遇之城2023》报告中位居第三,与去年相同。今年观察城市范围扩展至51座,在十个观察维度中,深圳在“技术与创新”、“宜商环境”两个维度中排名均居全国第一。

《机遇之城》2014年开始发布,今年是连续发布的第10期。该报告采用普华永道城市评估工具对选定的城市进行观察,评估工具包括十个观察维度,涵盖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城市基础设施、自然环境、人口、城市治理及城市影响力等多个层面。

▶大湾区城市在多个维度表现突出


(资料图片)

《机遇之城2023》报告观察结果显示,总积分排名位居前十位的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武汉、苏州、成都、天津。该报告指出,从观察结果来看,城市的总体表现依然依托于其发展积累和各维度综合表现。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继续保持在中国城市中的领先优势。

记者梳理发现,深圳在“技术与创新”、“宜商环境”两个维度中排名均居第一,在“城市韧性”“经济影响力”维度中排名均居第四,在“可持续发展”维度中排名第五,在“文化与生活”维度中排名第六,在“区域重要城市”维度中排名第七,在“智力资本”维度中排名第九等。

该报告显示,“北上深广港澳”六城在过去五年的观察中经常位居多个维度的前列。其中,在“技术与创新”存在领先优势非常明显的城市是深圳。在“宜商环境”维度,深圳近年来优势比较明显。

此外,该报告还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竞争力情况。其中,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元,总体经济实力强劲。该报告认为,大湾区呈现出梯次发展的趋势,在多个维度表现突出,特别是在“智力资本”“经济影响力”“宜商环境”等维度的梯队发展特征较为明显。深圳、广州、香港作为重要核心城市,在多个维度位列前十,在大湾区中处第一梯队,引领带动大湾区建设发展。

▶深圳“技术与创新”持续领跑全国

高新技术的变革与进步,为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催生出更多机遇,是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的有效支撑。《机遇之城2023》报告显示,深圳在“技术与创新”维度,与去年一样,持续领跑全国。

根据该报告,“技术与创新”维度着重考察城市技术发展的成熟度与数字化领域的技术创新水平。深圳在专利授权、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数字城市三个变量中均位居第一,在高新技术企业和移动互联变量中分列第三、第四。

此次报告中,深圳在专利授权变量中位列第一。有关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获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获得中国专利金奖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15.8%,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3679项、稳居全国城市首位。

同时,新能源汽车汇聚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是衡量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推进技术转型的核心路径。财政部出台购置税减免政策外,各地政府也相继发布绿色消费刺激政策,以进一步提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变量中,深圳表现亮眼,位列第一。

此外,深圳在数字城市变量中也位居第一。

▶深圳“宜商环境”连续两年保持第一

“宜商环境”主要观察城市在商业环境及各类制度建设等软性实力方面的水平。《机遇之城2023》报告显示,深圳在“宜商环境”维度,继去年排名较上年跃升一位居首位后,今年继续保持第一。

普华永道专家认为,“宜商环境”不仅直接反映当地企业的发展环境、城市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同时也是对投资者吸引力、孵化创业企业能力的侧面反应。该维度中,创业活力、外贸依存度、快递物流三个变量更多的是反映在城市各类政策鼓励和驱动下创新创业氛围、吸引外资能力、硬件支撑水平等,收支平衡、营商环境两个变量则更多体现城市管理者对城市软实力的建设和运营能力。

其中,快递物流变量主要观察城市对商业活动的基础条件支撑水平,深圳位居第二。创业活力变量重点关注城市中非国有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数量,深圳位居第三。此外,深圳在营商环境变量中也位居第三。深圳还在外贸依存度变量中位居第四。报告认为,深圳具有领先的经济影响力和企业吸引力。

该报告还指出,深圳等多个大湾区城市在该维度取得了优于总排名的较好表现,这些经济活跃、商业基础完备、经营环境友好的城市对内外资投资者有足够的吸引力,也是经济复苏中首先发力的主要支撑力量。

(深圳特区报北京3月24日电)

标签:

精彩放送